《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超快高温烧结增材陶瓷的超快速脱粘和烧结
- 分类:资讯中心
- 发布时间:2024-01-15 10:37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将增材制造与超快高温烧结相结合可以实现打印、剥离和烧结无缺陷的复杂几何形状致密陶瓷部件。这种方法有望成为无压烧结、热压等传统技术的节能替代方案,为解决当前能源危机迈出了一小步。该方法灵活经济可行,适用于广泛的复杂几何形状和组成。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特点是,超快高温烧结允许在一个步骤中结合热脱脂和烧结,仅需几十秒的时间。虽然适当的化学脱脂步骤是必不可少的,以获得无裂纹的不扭曲陶瓷体,在超快高温烧结中,该步骤的持续时间也可以减少到几分钟。烧结样品呈黑色,可能是由于存在石墨碳(较短的超快高温烧结时间)或部分氧化物还原(特别是在最严重的超快高温烧结条件下)。通过控制超快高温烧结的电流和时间,可以定制最终密度和微观结构演变。优化的超快高温烧结条件可以实现完全致密和均匀的微观结构,具有亚微米级的晶粒,与传统长时间(约5000分钟)脱脂和烧结获得的组织相媲美。因此,超快高温烧结能够显著缩短熔融长丝制造陶瓷部件的热处理时间(脱脂/烧结),减少甚至超过99%。这一方法可以简化制程,实现节能效果。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超快高温烧结增材陶瓷的超快速脱粘和烧结
【概要描述】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将增材制造与超快高温烧结相结合可以实现打印、剥离和烧结无缺陷的复杂几何形状致密陶瓷部件。这种方法有望成为无压烧结、热压等传统技术的节能替代方案,为解决当前能源危机迈出了一小步。该方法灵活经济可行,适用于广泛的复杂几何形状和组成。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特点是,超快高温烧结允许在一个步骤中结合热脱脂和烧结,仅需几十秒的时间。虽然适当的化学脱脂步骤是必不可少的,以获得无裂纹的不扭曲陶瓷体,在超快高温烧结中,该步骤的持续时间也可以减少到几分钟。烧结样品呈黑色,可能是由于存在石墨碳(较短的超快高温烧结时间)或部分氧化物还原(特别是在最严重的超快高温烧结条件下)。通过控制超快高温烧结的电流和时间,可以定制最终密度和微观结构演变。优化的超快高温烧结条件可以实现完全致密和均匀的微观结构,具有亚微米级的晶粒,与传统长时间(约5000分钟)脱脂和烧结获得的组织相媲美。因此,超快高温烧结能够显著缩短熔融长丝制造陶瓷部件的热处理时间(脱脂/烧结),减少甚至超过99%。这一方法可以简化制程,实现节能效果。
- 分类:资讯中心
- 发布时间:2024-01-15 10:37
- 访问量:
2023年8月25日,帕多瓦大学、诺曼底大学、特伦托大学和宾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上发表题为Ultra-rapid debinding and sintering of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ceramics by ultrafast high-temperature sintering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该研究使用FFF打印技术制备了3mol%钇稳定氧化锆(YSZ)组分的陶瓷模型体系,并确定了最佳热化学脱脂条件以及热脱脂/烧结过程的最佳参数。该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成功地使用FFF打印技术制备出了稳定氧化锆的陶瓷模型体系,并优化了制备过程,从而实现了单步热脱脂/烧结过程在数十秒内完成。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55221923006660
研究简介
陶瓷增材制造(AM)在设备范围、打印分辨率和生产率方面有大进步。使用材料挤压技术可以实现超快速脱脂和烧结复杂的3YSZ部件。组件在丙酮中进行化学脱脂后,可以通过超快高温烧结(UHS)在单步工艺中进行热脱脂和致密化。烧结后的工件无裂纹,具有定制微观结构和纳米粒度的完全致密组件。这有助于快速加工(脱脂和烧结)制造陶瓷,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碳足迹。
图1 (a)打印后样品的失重情况与40℃丙酮浸泡时间的关系,最长可达4小时。(b)40℃丙酮中化学脱附样品在空气和氩气中浸泡1小时的TGA分析(插图显示了接收后长丝的分解行为)。(c)在40℃丙酮中浸泡不同时间(0,2,5,15,60min)的打印样品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d)差示扫描量热(DSC)曲线(第一次加热扫描)的打印样品和60分钟后的丙酮。
图2 在40℃(0、2、5、15、60分钟)和950℃预烧结(1小时)处理下,样品在丙酮中进行不同化学脱脂时间的压汞孔隙度测定(MIP)结果。
图3 Ar中化学去胶试样的径向和轴向膨胀收缩曲线。附图报告了计算的体积收缩。化学脱脂时间=1h。
图4 (a)化学脱脂(1h)UHS-ed样品在最大电流为34a时不同保持时间的光学图像(R.D=样品的相对密度)。化学脱脂和烧结样品相对密度随(b)预设电流和(c)时间的变化。
图5 (a)毛毡的电功率随时间的变化。(b)碳毡中耗散的最大电功率与预设电流的关系(测量的实验值和拟合曲线)。(c)毛毡的平衡温度与耗散在毛毡中的功率的函数关系;用定义了Tm的纯金属对得到的实验值进行拟合;对于Ni,在1326℃的Ni-C共晶点被选择,而不是其熔点1455℃。(d)平衡感觉温度作为施加电流的函数。
图6 全非接触配置下温度分布的模拟结果:(a)UHS设置(重点是碳毡)和(b)30a电流下120s的脱粘样品(c)不同最大预设电流下UHS的FEM模拟结果,显示了碳毡(探针位于内表面)和烧结样品(整个3D样品的平均)的温度演变。(d)在施加26安培和34安培的超高压下,模拟样品的温度梯度。模拟不包括与热脱脂相关的吸热效应,因此它是预烧结样品的代表。预计化学脱粘样品的加热过程将被推迟。
图7 全接触配置下温度分布的模拟结果(a)UHS设置(重点是碳毡)和(b)30a电流下120s的脱脂样品(c)不同最大预设电流下UHS的FEM模拟结果,显示了碳毡(探针位于内表面)和烧结样品(整个3D样品的平均值)的温度演变。(d)在施加26安培和34安培的超高压下,模拟样品的温度梯度。模拟不包括与热脱脂相关的吸热效应,因此它是预烧结样品的代表。预计化学脱脂样品的加热过程将被推迟。
图8 用膨胀法测量并模拟非接触和全接触UHS结构的密度图,作为温度的函数。UHS温度对应于在不同电流(来自FEM模拟)下120s处理的平均样品温度(在样品体积上的平均值)所达到的最高值。该数据是指样品在UHS前在丙酮中化学脱氮1小时。
图9 (a)不同停留时间下34aUHS作用下化学脱附样品(丙酮中1h)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b)拉曼光谱(c)x射线衍射(XRD)光谱;四角形氧化锆和单斜氧化锆的峰分别用t和m表示。(d)空气中UHS样品(26a,120s)的TGA分析;(e)SEM显微图显示微观结构随电流和保温时间的演变。
图10 在常规和UHS条件下烧结的化学脱脂(在丙酮中1小时)样品的维氏硬度。
研究结论
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将增材制造与超快高温烧结相结合可以实现打印、剥离和烧结无缺陷的复杂几何形状致密陶瓷部件。这种方法有望成为无压烧结、热压等传统技术的节能替代方案,为解决当前能源危机迈出了一小步。该方法灵活经济可行,适用于广泛的复杂几何形状和组成。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特点是,超快高温烧结允许在一个步骤中结合热脱脂和烧结,仅需几十秒的时间。虽然适当的化学脱脂步骤是必不可少的,以获得无裂纹的不扭曲陶瓷体,在超快高温烧结中,该步骤的持续时间也可以减少到几分钟。烧结样品呈黑色,可能是由于存在石墨碳(较短的超快高温烧结时间)或部分氧化物还原(特别是在最严重的超快高温烧结条件下)。通过控制超快高温烧结的电流和时间,可以定制最终密度和微观结构演变。优化的超快高温烧结条件可以实现完全致密和均匀的微观结构,具有亚微米级的晶粒,与传统长时间(约5000分钟)脱脂和烧结获得的组织相媲美。因此,超快高温烧结能够显著缩短熔融长丝制造陶瓷部件的热处理时间(脱脂/烧结),减少甚至超过99%。这一方法可以简化制程,实现节能效果。
——END——
91香蕉视频官网APP科技自主研发并在售的陶瓷3D打印机,可打印氧化锆大尺寸结构,提供涵盖“3D打印材料+打印设备+脱脂烧结工艺”的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已同上百家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欢迎来电咨询。
91香蕉视频官网APP科技3D打印氧化锆龙柱结构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更多资讯
版权所有 2021 深圳91香蕉视频官网APP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45182929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