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资讯中心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
行业新知 | 《Additive Manufacturing》大尺寸碳化硅蜂窝结构用于超宽带和高温电磁波吸收

行业新知 | 《Additive Manufacturing》大尺寸碳化硅蜂窝结构用于超宽带和高温电磁波吸收

  • 分类:资讯中心
  • 发布时间:2024-06-18 09:56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行业新知 | 《Additive Manufacturing》大尺寸碳化硅蜂窝结构用于超宽带和高温电磁波吸收

【概要描述】

  • 分类:资讯中心
  • 发布时间:2024-06-18 09:56
  • 访问量:
详情

行业新知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Yixing Huang带领的团队在《Additive Manufacturing》发表了题为Material extrusion 3D printing of large-scale SiC honeycomb metastructure for ultra-broadband and high temperature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的研究,制备一种用于2~40 GHz电磁波吸收的大尺寸碳化硅蜂窝超结构,并研究高温下保持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214860424002045
91香蕉视频官网APP科技官网:http://www.bjweishidun.com/
如无法打开,请拷贝网址到浏览器查阅。

 

研究内容

电磁波吸波材料已广泛91香蕉视频超污于各种设备中以减少电磁波带来的干扰,但现有材料在高温下吸收带宽较窄。本文利用直写3D打印技术,制备了陶瓷碳化硅(sic)大尺寸蜂窝超结构,以解决这一问题。

实验研究了 SiC 蜂窝状超结构在不同入射角和极化下从室温 (RT) 到 1600 °C 的电磁波吸收特性。本工作有望为利用直写3D打印 SiC 超结构进行高温电磁波吸收提供一种通用策略。

△图1,(a) SiC浆料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粘度和(b)剪切应力。(c) SiC生坯和烧结体的XRD图谱。(d)SiC绿色和(e) 烧结体。(f) 烧结SiC体的实介电常数和(g)虚介电常数。(h) SiC体RL的3D呈现。

△图2,(a) 优化的SiC蜂窝元结构。(b) 在2.8、6和8.6GHz的吸收峰值频率点处,具有优化设计尺寸的SiC蜂窝元结构的电场、磁场和功率损耗分布。

△图3,(a) 拱法测试系统。(b) 用于高温反射率测量的SiC蜂窝元结构。(c) SiC蜂窝元结构在室温下法向入射下的横向电(TE)极化和横向磁(TM)极化的模拟反射率和测量反射率的比较。在RT条件下,在2–40 GHz的频率范围内,(d)TE和(e)TM极化中,SiC蜂窝元结构从0°到60°的实验斜入射反射率。(f)SiC陶瓷结构电磁波吸收器的10 dB EAB比较。

△图4,TE中SiC蜂窝元结构在不同入射角(a)0°、(b)15°、(c)30°、(d)45°和(e)60°下的实验RL。从RT到1000°c的RL是原位测量,而从1200°c到1600°c的是非原位测量。(f) 计算了不同温度和入射角下TE偏振的EAB。

△图5,TM中SiC蜂窝元结构在不同入射角(a)0°、(b)15°、(c)30°、(d)45°和(e)60°下的实验RL。从RT到1000°c的RL是原位测量,而从1200°c到1600°c的是非原位测量。(f) 对不同温度和入射角下的EAB进行了计数。

△图6,SiC蜂窝元结构宽带微波吸收性能的说明。

 

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直写3D打印SiC陶瓷蜂窝超结构设计,实现了大规模宽带电磁波吸收器。优化后的结构在4.85至39.49 GHz范围内表现出优异的吸收性能,并能在1000°C和1600°C高温下保持稳定。该吸收器在30°至60°入射角范围内,无论TE或TM极化,均实现了超过30 GHz的-10 dB宽带吸收。

△上图为我司自主研发的ADT-3D-ZP-Printer-Pro-288-75设备打印的碳化硅G面体,为老师们做材料和结构研究验证提供更高效的方法。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更多资讯

91香蕉视频官网APP科技
可进行留言
可进行留言

版权所有 2021 深圳91香蕉视频官网APP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45182929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