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img
资讯中心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
行业新知 | 《Ceramics International》用立体光刻3D打印技术打印高纯度复杂碳化硅结构

行业新知 | 《Ceramics International》用立体光刻3D打印技术打印高纯度复杂碳化硅结构

  • 分类:资讯中心
  • 发布时间:2024-07-17 14:0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行业新知






近日,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Yan Lou带领的团队在《Ceramics International》发表了题为3D printing of high-purity complex SiC structures based on stereolithography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立体光刻 3D 打印工艺制备高纯度 SiC 结构的新方法,其中使用 SiO 2粉末作为添加剂,将固化厚度从 27.8 μm 增加到 53.0 μm。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272884224014792
91香蕉视频官网APP科技官网:http://www.bjweishidun.com/
如无法打开,请拷贝网址到浏览器查阅。






 

研究内容







传统制造方法难以实现复杂的碳化硅 (SiC) 结构,而立体光刻(SLA)3D 打印技术可以有效地成型出高精度的复杂结构。然而,由于 SiC 粉末的光吸收率增加,制备具有优异固化能力的立体光刻 3D 打印 SiC 浆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解决SiC浆料光聚合性能不足的问题,本工作采用二氧化硅作为添加剂,研究了亲水和亲油两种类型的二氧化硅粉末,并研究了二氧化硅粒径对浆料体系性能的影响。制备的SiC/SiO 2 /PEA浆料体系,无需预氧化或前驱体浸渍工艺,成功制备出具有复杂结构的高纯度碳化硅,为高纯度复杂SiC结构的增材制造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图1,光聚合3D打印制备碳化硅陶瓷结构原理图(RBSC:硅与碳的反应;H0:原浆的高度;H:上液体的高度;SiCnw:碳化硅纳米线)。



△图2,(a)碳化硅纳米颗粒的SEM形貌及其元素映射EDS、(b) XRD分析和(c)对碳化硅颗粒的尺寸分布。



△图3,亲水性和亲脂性二氧化硅粒子的(a)XRD衍射模式,SEM形态,和(b)亲水性二氧化硅和(c)亲脂性二氧化硅的元素映射EDS图。



△图4,(a)原始碳化硅、H30-SiC和L30-SiC泥浆的光学性能;(b)原始碳化硅、H30-SiC和L30-SiC泥浆的流变特性。



△图5,剪切力下泥浆系统的工作机制;(a) L30-SiC泥浆系统,(b) L30-SiC泥浆系统。



△图6,不同粒径的亲脂性二氧化硅的形态(D50 = 20 nm、D50 = 1 μm和D50 = 10 μm分别为(a)、(b)和(c))。



△图7,(a)原碳化硅、20 nm、1 μm、10 μm和混合泥浆的光学性能;原碳化硅、20 nm、1 μm、10 μm和混合泥浆的(b)沉降高度比;(c)碳化硅、20 nm、1 μm、10 μm和混合泥浆的流变特性。



△图8,(a)0PEA、30PEA和50PEA泥浆的光学性能;(b)碳化硅、20 nm、1 μm、10 μm和混合泥浆的流变特性;(c)碳化硅、20 nm、1 μm、10 μm和混合泥浆的沉降高度比。



△图9,碳化硅泥浆的光学性能与几个重要因素的关系。



△图10,印刷结构及其烧结工艺示意图。(a)在25◦C下干燥,(b)在1000◦C下热解,(c)在1600◦C下烧结后的样品外观。



△图11,对0PEA、30PEA和50PEA打印物体在1600◦C烧结4h后的XRD衍射分析。



△图12,(1000◦C下(a)0PEA样品烧结;(b),1600◦C烧结4h后的(b),30◦(c)和50PEA (d)样品打印物体的形态和EDS图)。






 

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光聚合3D打印成功制造高纯度复杂碳化硅(SiC)结构。采用疏水性SiO2降低粘度,分级粒径SiO2粉末提高固化厚度和稳定性,并引入紫外线不敏感碳源树脂。烧结后,高纯度SiC结构样品中几乎无SiO2或SiOC残留,氧含量仅0.12%。这为高纯度复杂SiC结构的增材制造提供了新方法。

行业新知 | 《Ceramics International》用立体光刻3D打印技术打印高纯度复杂碳化硅结构

【概要描述】




行业新知






近日,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Yan Lou带领的团队在《Ceramics International》发表了题为3D printing of high-purity complex SiC structures based on stereolithography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立体光刻 3D 打印工艺制备高纯度 SiC 结构的新方法,其中使用 SiO 2粉末作为添加剂,将固化厚度从 27.8 μm 增加到 53.0 μm。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272884224014792
91香蕉视频官网APP科技官网:http://www.bjweishidun.com/
如无法打开,请拷贝网址到浏览器查阅。






 

研究内容







传统制造方法难以实现复杂的碳化硅 (SiC) 结构,而立体光刻(SLA)3D 打印技术可以有效地成型出高精度的复杂结构。然而,由于 SiC 粉末的光吸收率增加,制备具有优异固化能力的立体光刻 3D 打印 SiC 浆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解决SiC浆料光聚合性能不足的问题,本工作采用二氧化硅作为添加剂,研究了亲水和亲油两种类型的二氧化硅粉末,并研究了二氧化硅粒径对浆料体系性能的影响。制备的SiC/SiO 2 /PEA浆料体系,无需预氧化或前驱体浸渍工艺,成功制备出具有复杂结构的高纯度碳化硅,为高纯度复杂SiC结构的增材制造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图1,光聚合3D打印制备碳化硅陶瓷结构原理图(RBSC:硅与碳的反应;H0:原浆的高度;H:上液体的高度;SiCnw:碳化硅纳米线)。



△图2,(a)碳化硅纳米颗粒的SEM形貌及其元素映射EDS、(b) XRD分析和(c)对碳化硅颗粒的尺寸分布。



△图3,亲水性和亲脂性二氧化硅粒子的(a)XRD衍射模式,SEM形态,和(b)亲水性二氧化硅和(c)亲脂性二氧化硅的元素映射EDS图。



△图4,(a)原始碳化硅、H30-SiC和L30-SiC泥浆的光学性能;(b)原始碳化硅、H30-SiC和L30-SiC泥浆的流变特性。



△图5,剪切力下泥浆系统的工作机制;(a) L30-SiC泥浆系统,(b) L30-SiC泥浆系统。



△图6,不同粒径的亲脂性二氧化硅的形态(D50 = 20 nm、D50 = 1 μm和D50 = 10 μm分别为(a)、(b)和(c))。



△图7,(a)原碳化硅、20 nm、1 μm、10 μm和混合泥浆的光学性能;原碳化硅、20 nm、1 μm、10 μm和混合泥浆的(b)沉降高度比;(c)碳化硅、20 nm、1 μm、10 μm和混合泥浆的流变特性。



△图8,(a)0PEA、30PEA和50PEA泥浆的光学性能;(b)碳化硅、20 nm、1 μm、10 μm和混合泥浆的流变特性;(c)碳化硅、20 nm、1 μm、10 μm和混合泥浆的沉降高度比。



△图9,碳化硅泥浆的光学性能与几个重要因素的关系。



△图10,印刷结构及其烧结工艺示意图。(a)在25◦C下干燥,(b)在1000◦C下热解,(c)在1600◦C下烧结后的样品外观。



△图11,对0PEA、30PEA和50PEA打印物体在1600◦C烧结4h后的XRD衍射分析。



△图12,(1000◦C下(a)0PEA样品烧结;(b),1600◦C烧结4h后的(b),30◦(c)和50PEA (d)样品打印物体的形态和EDS图)。






 

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光聚合3D打印成功制造高纯度复杂碳化硅(SiC)结构。采用疏水性SiO2降低粘度,分级粒径SiO2粉末提高固化厚度和稳定性,并引入紫外线不敏感碳源树脂。烧结后,高纯度SiC结构样品中几乎无SiO2或SiOC残留,氧含量仅0.12%。这为高纯度复杂SiC结构的增材制造提供了新方法。

  • 分类:资讯中心
  • 发布时间:2024-07-17 14:04
  • 访问量:
详情

行业新知

近日,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Yan Lou带领的团队在《Ceramics International》发表了题为3D printing of high-purity complex SiC structures based on stereolithography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立体光刻 3D 打印工艺制备高纯度 SiC 结构的新方法,其中使用 SiO 2粉末作为添加剂,将固化厚度从 27.8 μm 增加到 53.0 μm。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272884224014792
91香蕉视频官网APP科技官网:http://www.bjweishidun.com/
如无法打开,请拷贝网址到浏览器查阅。

 

研究内容

传统制造方法难以实现复杂的碳化硅 (SiC) 结构,而立体光刻(SLA)3D 打印技术可以有效地成型出高精度的复杂结构。然而,由于 SiC 粉末的光吸收率增加,制备具有优异固化能力的立体光刻 3D 打印 SiC 浆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解决SiC浆料光聚合性能不足的问题,本工作采用二氧化硅作为添加剂,研究了亲水和亲油两种类型的二氧化硅粉末,并研究了二氧化硅粒径对浆料体系性能的影响。制备的SiC/SiO 2 /PEA浆料体系,无需预氧化或前驱体浸渍工艺,成功制备出具有复杂结构的高纯度碳化硅,为高纯度复杂SiC结构的增材制造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图1,光聚合3D打印制备碳化硅陶瓷结构原理图(RBSC:硅与碳的反应;H0:原浆的高度;H:上液体的高度;SiCnw:碳化硅纳米线)。

△图2,(a)碳化硅纳米颗粒的SEM形貌及其元素映射EDS、(b) XRD分析和(c)对碳化硅颗粒的尺寸分布。

△图3,亲水性和亲脂性二氧化硅粒子的(a)XRD衍射模式,SEM形态,和(b)亲水性二氧化硅和(c)亲脂性二氧化硅的元素映射EDS图。

△图4,(a)原始碳化硅、H30-SiC和L30-SiC泥浆的光学性能;(b)原始碳化硅、H30-SiC和L30-SiC泥浆的流变特性。

△图5,剪切力下泥浆系统的工作机制;(a) L30-SiC泥浆系统,(b) L30-SiC泥浆系统。

△图6,不同粒径的亲脂性二氧化硅的形态(D50 = 20 nm、D50 = 1 μm和D50 = 10 μm分别为(a)、(b)和(c))。

△图7,(a)原碳化硅、20 nm、1 μm、10 μm和混合泥浆的光学性能;原碳化硅、20 nm、1 μm、10 μm和混合泥浆的(b)沉降高度比;(c)碳化硅、20 nm、1 μm、10 μm和混合泥浆的流变特性。

△图8,(a)0PEA、30PEA和50PEA泥浆的光学性能;(b)碳化硅、20 nm、1 μm、10 μm和混合泥浆的流变特性;(c)碳化硅、20 nm、1 μm、10 μm和混合泥浆的沉降高度比。

△图9,碳化硅泥浆的光学性能与几个重要因素的关系。

△图10,印刷结构及其烧结工艺示意图。(a)在25◦C下干燥,(b)在1000◦C下热解,(c)在1600◦C下烧结后的样品外观。

△图11,对0PEA、30PEA和50PEA打印物体在1600◦C烧结4h后的XRD衍射分析。

△图12,(1000◦C下(a)0PEA样品烧结;(b),1600◦C烧结4h后的(b),30◦(c)和50PEA (d)样品打印物体的形态和EDS图)。

 

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光聚合3D打印成功制造高纯度复杂碳化硅(SiC)结构。采用疏水性SiO2降低粘度,分级粒径SiO2粉末提高固化厚度和稳定性,并引入紫外线不敏感碳源树脂。烧结后,高纯度SiC结构样品中几乎无SiO2或SiOC残留,氧含量仅0.12%。这为高纯度复杂SiC结构的增材制造提供了新方法。

关键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更多资讯

行业新知 | 《Nature Sustainability》3D打印的可持续性分析
行业新知 | 《Nature Sustainability》3D打印的可持续性分析
尽管3D打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材料浪费,但相较传统制造工艺,它可能存在较低的材料效率和高能耗的问题。然而,通过全面的生命周期分析,可以识别和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推动新型可持续材料和工艺的发展。 △该研究的题目为“可持续增材制造的愿景”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893-024-01313-x91香蕉视频官网APP科技官网:http://www.bjweishidun.com/ 如无法打开,请拷贝网址到浏览器查阅。 研究内容 近日,一组研究人员在《自然·可持续性》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可持续增材制造的愿景》的文章,概述了他们对可持续和循环增材制造生态系统的愿景。他们提出,通过系统级方法开发,3D打印可以支持更环保的制造过程。这意味着需要在增材制造流程链的各个阶段整合可持续性,包括设计3D打印机、开发原材料工艺、选择供应链以及报废后的回收和再利用。研究人员建议将可持续性优化设计融入现有的增材制造设计(DfAM)原则中,同时行业必须遵循全球可持续性倡议,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欧洲绿色协议。展望未来,他们提出了基于环境可持续实践的 "增材制造新角色 "的重要性。虽然增材制造 "本质上不是循环或可持续的",但他们认为,增材制造在创建循环经济方面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研究人员对可持续增材制造的愿景  3D打印可持续吗 这些研究人员来自意大利、荷兰、新加坡、瑞士、瑞典和美国的大学。他们概述了全球气候变化、91香蕉视频污在线观看多样性丧失以及政治动荡对原材料供应的威胁。支持3D打印的一个常见论点是,它可以减少材料浪费。然而,研究人员指出,现实并非非黑即白,“大量减少废料的情况很少发生”。研究表明,虽然增材制造有时可以减少材料浪费,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3D打印技术和91香蕉视频超污场景。与传统制造工艺如注塑、铸造和挤压相比,3D打印工艺的材料效率较低。例如,聚合物粉末床熔融(PBF)可以产生高达44%的塑料粉末废料。此外,基于光固化树脂的打印会产生液态树脂废料,而3D打印的支撑结构经常被丢弃。论文还概述了3D打印机能源使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研究显示,大多数聚合物3D打印机的能耗超过了注塑ABS塑料的总能耗。同样,增材制造在加工每公斤金属材料时的能耗也高于铸造、模塑、锻造或挤压等传统工艺。研究人员还质疑了增材制造能消除运输排放的说法。他们解释说,3D打印所需的原材料仍然需要全球运输,增材制造仅减少了“运输不同部件所用材料”的需求。如何克服这些关于3D打印的误解?作者认为,答案在于进行更全面、基于背景的生命周期分析(LCA)。未来的分析应明确3D打印在何种方面存在可持续性问题。如果不考虑材料生产和生命周期末期的影响,可能会错失开发新型可持续3D打印材料和工艺的机会。△研究人员对可持续增材制造的愿景  如何使3D打印更具可持续性接下来,作者概述了如何使增材制造更具可持续性,并认为需要对3D打印工艺、机器和材料进行重新设计。其中一项建议是采用91香蕉视频污在线观看复合浆料替代直接墨水写入(DIW)3D打印中的塑料熔化。这种部件使用的材料和壁厚分别是直接墨水写入部件的五倍,对环境的影响却只有直接墨水写入部件的一半。然而,研究人员指出,要实现这一愿景,需要进一步改进这些浆料的机械性能。此外,他们还强调了提高3D打印材料回收率的重要性。目前,多材料3D打印机导致可回收聚合物难以回收,因为它们无法相互分离并积累杂质。因此,作者认为这些材料应设计成可堆肥的成分,以实现环保的处理方式。为提升增材制造的可持续性,下一步建议是利用可持续设计工具。作者建议将可持续发展功能纳入现有的DfAM工作流程中。例如,可以将生命周期评估集成到优化软件中,以指导材料选择、工艺参数和几何形状。 △一种偏远地区3D打印可持续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方案  3D打印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作者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利用增材制造技术使现有的设计实践更具可持续性。他们认为,所有91香蕉视频未成年人黄色的设计都应便于维修和维护。在备件的大规模生产和长期储存不再成本效益时,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可以按需生产备件。此外,作者建议进行可升级性设计。制造商应关注更新现有91香蕉视频未成年人黄色,通过增加新特性和功能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延长91香蕉视频未成年人黄色寿命并减少浪费。然而,他们也承认,要确保这种商业模式的盈利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另一个设计考虑因素是零部件在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可再利用性。这种方法旨在使零件易于拆卸并重新组装成新91香蕉视频未成年人黄色,赋予零件第二次生命。作者认为增材制造非常适合这种91香蕉视频超污,但强调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新的指导方针、决策支持和智能系统。最后,研究人员指出,91香蕉视频未成年人黄色的设计应考虑到可回收利用。这通常导致原材料在质量上的降级循环利用。虽然增材制造已用于加工含不同比例回收成分的材料,但由于杂质可能导致打印失败,因此需要更多研究来确定如何最佳处理回收原料。△一种可持续和可回收的3D打印粉末材料  可持续增材制造的未来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报告指出,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3D打印机的利用率,即减少全天候工作的3D打印机数量。这是因为这些技术可以减少生产每个部件所需的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相比传统制造方法,可以达到10倍或者甚至100倍的减少。此外,还需要利用新一代技术和材料,以及考虑到增材制造可持续发展优势的设计流程。  研究人员最终认为,只有当主要利益相关者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具有相同的意图和承诺时,才能实现他们对可持续增材制造的愿景。
了解详细
行业新知 | 《Ceramics International》用立体光刻3D打印技术打印高纯度复杂碳化硅结构
行业新知 | 《Ceramics International》用立体光刻3D打印技术打印高纯度复杂碳化硅结构
行业新知 近日,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Yan Lou带领的团队在《Ceramics International》发表了题为3D printing of high-purity complex SiC structures based on stereolithography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立体光刻 3D 打印工艺制备高纯度 SiC 结构的新方法,其中使用 SiO 2粉末作为添加剂,将固化厚度从 27.8 μm 增加到 53.0 μm。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272884224014792 91香蕉视频官网APP科技官网:http://www.bjweishidun.com/ 如无法打开,请拷贝网址到浏览器查阅。  研究内容传统制造方法难以实现复杂的碳化硅 (SiC) 结构,而立体光刻(SLA)3D 打印技术可以有效地成型出高精度的复杂结构。然而,由于 SiC 粉末的光吸收率增加,制备具有优异固化能力的立体光刻 3D 打印 SiC 浆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解决SiC浆料光聚合性能不足的问题,本工作采用二氧化硅作为添加剂,研究了亲水和亲油两种类型的二氧化硅粉末,并研究了二氧化硅粒径对浆料体系性能的影响。制备的SiC/SiO 2 /PEA浆料体系,无需预氧化或前驱体浸渍工艺,成功制备出具有复杂结构的高纯度碳化硅,为高纯度复杂SiC结构的增材制造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图1,光聚合3D打印制备碳化硅陶瓷结构原理图(RBSC:硅与碳的反应;H0:原浆的高度;H:上液体的高度;SiCnw:碳化硅纳米线)。△图2,(a)碳化硅纳米颗粒的SEM形貌及其元素映射EDS、(b) XRD分析和(c)对碳化硅颗粒的尺寸分布。△图3,亲水性和亲脂性二氧化硅粒子的(a)XRD衍射模式,SEM形态,和(b)亲水性二氧化硅和(c)亲脂性二氧化硅的元素映射EDS图。△图4,(a)原始碳化硅、H30-SiC和L30-SiC泥浆的光学性能;(b)原始碳化硅、H30-SiC和L30-SiC泥浆的流变特性。△图5,剪切力下泥浆系统的工作机制;(a) L30-SiC泥浆系统,(b) L30-SiC泥浆系统。△图6,不同粒径的亲脂性二氧化硅的形态(D50 = 20 nm、D50 = 1 μm和D50 = 10 μm分别为(a)、(b)和(c))。△图7,(a)原碳化硅、20 nm、1 μm、10 μm和混合泥浆的光学性能;原碳化硅、20 nm、1 μm、10 μm和混合泥浆的(b)沉降高度比;(c)碳化硅、20 nm、1 μm、10 μm和混合泥浆的流变特性。△图8,(a)0PEA、30PEA和50PEA泥浆的光学性能;(b)碳化硅、20 nm、1 μm、10 μm和混合泥浆的流变特性;(c)碳化硅、20 nm、1 μm、10 μm和混合泥浆的沉降高度比。△图9,碳化硅泥浆的光学性能与几个重要因素的关系。△图10,印刷结构及其烧结工艺示意图。(a)在25◦C下干燥,(b)在1000◦C下热解,(c)在1600◦C下烧结后的样品外观。△图11,对0PEA、30PEA和50PEA打印物体在1600◦C烧结4h后的XRD衍射分析。△图12,(1000◦C下(a)0PEA样品烧结;(b),1600◦C烧结4h后的(b),30◦(c)和50PEA (d)样品打印物体的形态和EDS图)。  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光聚合3D打印成功制造高纯度复杂碳化硅(SiC)结构。采用疏水性SiO2降低粘度,分级粒径SiO2粉末提高固化厚度和稳定性,并引入紫外线不敏感碳源树脂。烧结后,高纯度SiC结构样品中几乎无SiO2或SiOC残留,氧含量仅0.12%。这为高纯度复杂SiC结构的增材制造提供了新方法。
了解详细
91香蕉视频官网APP科技
可进行留言
可进行留言

版权所有 2021 深圳91香蕉视频官网APP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45182929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深圳